華為大規模清退員工,財會人30歲就面臨失業?

2017年4月13日20:55:48 發表評論 3,761 次瀏覽
幣安

作為新生代的「網紅」,華為似乎一直處於風口浪尖,一舉一動總是備受關注。

最近一篇源於華為內部溝通網站「心聲社區」的帖子,更是一度讓華為飽受爭議。帖子的大致內容是說,華為中國區開始清理34歲以上交付工程維護人員,而研發則是集中清退40歲以上老員工。

華為大規模清退員工,財會人30歲就面臨失業?

劃重點——「清退」。

這意味着一旦被辭退後,養老金、保險都需要你自己去繳納,你將遭受「失業」,同時「失去未來保障」的雙重打擊。

而其中,很多人不過30出頭,對於大都市人來說,甚至是還不曾成家立業的年紀。

任正非冷血?華為不講情義?很多人這樣評價。

關於「清退」這件事,後續任正非也並沒有否認,單單一句:「30多歲年輕力壯,不努力,光想着躺在床上數錢,可能嗎?」就堵回了所有的雜音。

30、40歲,真的還年輕么?不少獵頭曾明確表示,自己不獵40+的人,甚至有的人35歲已經被他們貼上了「價值不高」的標籤。不少大企業更青睞於這樣的模式:留下精英人士,同時不斷吸收新鮮血液,讓企業充滿活力。

不少人固守在體制中,混着資歷,抱着「永不失業」的念想,實際上卻早已成了企業和獵頭眼中「價值不高的勞動力」。

不安於現狀,卻又無力改變……很多人如今的「真實寫照」。

相信很多人身邊都不乏這樣的人,或者,自己就是這樣的人:

把「年輕」作為自己最大的資本,每天為了生活瑣碎而抱怨不斷,嫌棄自己的現狀,卻無力做出更多的改變。

前一段時間,「92年已陷入中年危機」的話題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,很多抱着「自己還年輕,有時間可以用來虛度」想法的年輕人,不約而同陷入了恐慌。並開始反思自己,現在的自己真的足夠努力了么?現在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么?

在我們公司的財務部就有這樣一個92年的小姑娘,她是15年畢業的,畢業後,就來了公司的財務部,在核算的位置上,混了兩年,薪資總共才漲了1k。前一段時間,她開始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請假,大家心知肚明,她是想着要跳槽了。只是,轉眼一個多月過去了,她還是遲遲沒有什麼動靜。

「陳姐,你覺得我能力怎麼樣?」某個周五,剩下我和她兩個人加班,她忽然來了這樣沒頭沒尾的一句話。「工作了兩年,我以為自己的業務能力還算不錯的了,可……」後面的話,她沒有再說下去,而我已經讀懂了她要說的話。

這多像幾年前的自己,初出校園,工作了一段時間,就開始眼高於頂,覺得目前的薪資和自己的能力完全不成正比,不安於現狀,想跳槽,可無外乎兩種情況:自己想要進的公司,看不上自己,光是面試,自己就被問得一臉懵逼,根本沒什麼項目經歷,公司組織去高頓培訓從來不參加,更別提什麼CPA、ACCA之類拿得出手的證書了;自己不想要進的公司,偏偏電話不斷,讓人心煩。

工作兩年,光記得自己「加班」過多少次,多麼辛苦了,卻沒有反思,自己收穫了什麼,成長在哪裡?而未來的自己又想做些什麼?

你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什麼?

似乎所有HR都偏愛這個問題,尤其是上點規模的HR。可講真,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,卻往往在面試難倒了一片「英雄好漢」。

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?

華為的例子,我曾貼到了大學的校友群里,令人詫異的是,不少人的反應是這樣的:

「公務員,鐵飯碗,從不擔心失業問題」、「還好我不在華為,我們公司雖然規模不大,好在還算穩定」、「孩子、家庭是我現在的主心骨,事業已經排在後面了」……

「穩定」的現狀,讓越來越多的人消磨了曾經的「雄心壯志」。呆在固定的體制內,加薪升職,不過是遲早的事情。可事實真的是這樣么?

就拿一向很好找工作的財務人來說,還記得之前海爾公司的那個例子么?適應潮流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,1800人的基礎會計團隊被縮減到了260人,令人咋舌。

從來沒有什麼永不失業的工作,任正非不相信眼淚,其他的企業也是一樣。

沒有價值,不能與時俱進,等待你的只有被淘汰,當改革浪潮再一次襲來,現在的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立足於原地,甚至,爭取到更好的權益?

收銀唄

發表評論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